寡妇诗

魏晋曹丕

友人阮元瑜早亡,伤其妻孤寡,为作此诗。

霜露纷兮交下,木叶落兮凄凄。

候雁叫兮云中,归燕翩兮徘徊。

妾心感兮惆怅,白日急兮西颓。

守长夜兮思君,魂一夕兮九乖。

怅延伫兮仰视,星月随兮天回。

徒引领兮入房,窃自怜兮孤栖。

愿从君兮终没,愁何可兮久怀。

白话译文

我的友人阮瑀早早去世,因为哀伤他的妻子孤寡,所以作了此诗。

秋霜秋露相继降纷纷,树叶凋零凄声不堪闻。

大雁南征已在云中叫,小燕飞出却又返回门。

秋景观半日我心惆怅,太阳不忍看急忙西沉。

愁得我只能扬脖远望,直到星月出天黑地昏。

空望一场无奈回屋里,独守长夜痛苦我思君。

一个晚上九次惊魂走,最后偷自劝莫怪独身。

既然想与他白头到老,怎能将忧愁久放在心?

词句注释

  1. 寡妇:指没有丈夫的妇人,后多指死了丈夫的妇人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大田》:“彼有遗秉,此有滞穗,伊寡妇之利。”也称遗孀、未亡人。
  2. 阮元瑜:即阮瑀(yǔ),宇元瑜,陈留(今属河南开封)人。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曹操辟他为司空军谋祭酒,管记室。当时军国书檄多是他和陈琳所作,现存《阮元瑜集》一卷。曹丕称赞他的书记,言“元瑜书记翩翩”(《与吴质书》)
  3. 纷兮交下:言霜露交加纷纷而下。交,俱。
  4. 木叶:树叶。
  5. 候雁:一作“ 候鴈(yàn) ”。 雁属候鸟,每年春分后飞往北方,秋分后飞回南方,往来有定时,故称雁鸟为候雁。
  6. 翩(piān):飞。
  7. 妾:古时妇女自称的谦词。
  8. 惆怅:伤感,失意。
  9. 西颓:西落。颓,落下。
  10. 九乖:极言失魂之态。九,多也。乖,背离。
  11. 延伫(zhù):久立,引颈而望。
  12. 天回:天的回旋,运转。
  13. 徒:空空、白白。
  14. 引领:伸长脖颈。形容殷切盼望。
  15. 孤栖:独宿。
  16. 终没:逝去,死去。
  17. 何可:怎么能够。

作品赏析

这首诗乃代阮瑀寡妻抒发亡夫后的孤独悲痛之情。全诗按内容可分上下两个部分。

开头四句写景:“霜露纷兮交下,木叶落兮凄凄。候雁叫兮云中,归燕翩兮徘徊。”霜露纷下,树叶黄落。云中传来大雁的哀叫,群燕辞巢南归,翩然徘徊。这四句描绘出深秋的萧瑟景象,渲染出一片凄凉气氛。接下来二句:“妾心感兮惆怅,白日急兮西颓,”感于节物,惆怅伤怀,眼见白日很快就又西沉。这六句为上部分,写女主人公在白日的所见所感。

上部分末句“白日急兮西颓”承上启下,束白日情景,引出下部分的长夜难眠。“守长夜兮思君,魂一夕兮九乖”,“长夜”一语双关,一方面说明秋天夜晚渐长,另一方面说明思念亡夫,尤觉夜长难熬。白日的“急”与夜晚的“长”相对,见出白日虽然也感物伤怀,但还能够忍受,容易度过;而晚上孤栖,尤觉长夜漫漫难熬。这里体贴入微地描绘出了寡妇的特殊心理。下句形容因忆念亡夫而精神恍惚,心魂迷离。“帐延伫兮仰视,星月随兮天翅”二句是说,心情惆怅,长久地等立在屋前,仰视天空,直到星月西下,长夜将晓。这里通过寡妇久立房外的行动,表现了她“心怯空房不忍归”的心理。“徒引领兮入房,窃自怜兮孤栖”二句说,尽管殷殷远望,其夫再也盼不回来,只得入房安歌,暗自可怜自己的孤栖无伴。结尾两句:“从君兮终没,愁何可兮久怀”愁苦萦怀,不堪长久忍受,还不如随亡夫而去,最终结束这一切痛苦。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,所以寡妇“孤栖”的愁苦,最终只能暴死来解脱。这是寡妇发自心灵深处的痛苦呼声,读来惨怛感人。

这首诗从一个特殊的侧面——寡妇的生活情景,反映了古代的婚姻爱情生活,并在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礼教给妇女造成的不幸。诗歌虽是代人而作,完全出于虚拟,却写得情真意切,描寡妇的生活情状和心理活动,细致入微,十分生动逼肖。

创作背景

《魏书·阮瑀传》:“瑀以十七年卒。”《文选》卷十六潘岳《寡·妇赋》李善注引曹丕《寡妇赋序》云:“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,薄命早亡,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,命王粲等并作之。”且据《三国志·王粲传》裴松之注,阮瑀卒于建安十七年(212年)。此诗或亦当时之作。

名家点评

  • 清代学者张玉榖《古诗赏析》卷八:“诗伤寡妇,而竟代寡妇自伤,最为亲切。就秋景说起,感时触物,苍莽而来。‘妾心’八句,以心感字承醒起意转入长夜思君之痛。星月回天,本赋夜景,然妇随夫唱,比意亦涵跌出引领入房,自怜孤栖,喷醒题中‘寡’字。夫寡妇之苦,何可尽言,凉秋静夜,尤是凄其,故只就此写意正复无所不包。末二,结到从死忘愁,曲达深情,即隐坚其贞也,何等宛至。”

猜你喜欢

南乡子·乘彩舫

五代 • 李珣

乘彩舫,过莲塘,棹歌惊起睡鸳鸯。游女带香偎伴笑,争窈窕,竞折团荷遮晚照。

夜坐记

明代 • 沈周

寒夜寝甚甘,夜分而寤,神度爽然,弗能复寐。乃披衣坐起,一灯荧然相对,案上书数帙,漫取一编读之;稍倦,置书束手危坐,久雨新霁,月色淡淡映窗户,四听阒然。盖觉清耿之久,渐有所闻。

闻风声撼竹木号号鸣,使人起特立不回之志;闻犬声狺狺而苦,使人起闲邪御寇之志;闻小大鼓声,小者薄而大者渊渊不绝,起幽忧不平之思;官鼓甚近,由三挝以至四至五,渐急以趋晓,俄东北声钟,钟得雨霁,音极清越,闻之有待旦兴作之思,不能已焉。

余兴喜夜坐,每摊书灯下,反复之,迨二更以为当。然人喧未息而又心在文字间,未尝得外静而内定。而于今夕者,凡诸声色,盖以定静得之,故足以澄人心神情而发其志意如此。且他时非无是声色也,非不接于人耳目中也,然形为物役而心趣随之,聪隐于铿訇,明隐于文华,是故物之益于人者寡而损人者多。

有若今之声色不异于彼,而一触耳目,犂然与我妙合,则其为铿訇文华者,未始不为吾进修之资,而物足以役人也已。声绝色泯,而吾之志冲然特存,则所谓志者果内乎外乎,其有于物乎,得因物以发乎?是必有以辨矣。于乎吾于是而辨焉。夜坐之力宏矣哉!嗣当齐心孤坐,于更长明烛之下,因以求事物之理,心体之妙,以为修己应物之地,将必有所得也。作《夜坐记》。

弘治壬子秋七月既望,长洲沈周。

月化五白龙,翻飞凌九天。

胡沙惊北海,电扫洛阳川。

虏箭雨宫阙,皇舆成播迁。

英王受庙略,秉钺清南边。

云旗卷海雪,金戟罗江烟。

聚散百万人,弛张在一贤。

霜台降群彦,水国奉戎旃。

绣服开宴语,天人借楼船。

如登黄金台,遥谒紫霞仙。

卷身编蓬下,冥机四十年。

宁知草间人,腰下有龙泉?

浮云在一决,誓欲清幽燕。

愿与四座公,静谈金匮篇。

齐心戴朝恩,不惜微躯捐。

所冀旄头灭,功成追鲁连。

菩萨蛮·满宫明月梨花白

唐代 • 温庭筠

满宫明月梨花白,故人万里关山隔。金雁一双飞,泪痕沾绣衣。

小园芳草绿,家住越溪曲。杨柳色依依,燕归君不归。

述国亡诗

五代 • 花蕊夫人

君王城上竖降旗,妾在深宫那得知?

十四万人齐解甲,更无一个是男儿!

曹丕
简介描述:

魏文帝曹丕(187年—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沛国谯县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开国皇帝(220年12月11日—226年6月29日在位)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。

文武双全,博览经传,通晓诸子百家学说,累迁五官中郎将。建安二十二年(217年),成为魏国世子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去世后,继任丞相、魏王。同年代汉称帝,建立曹魏。在位期间,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,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,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,平定了青州、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,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。对外平定边患,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在西域的建置。

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(226年6月29日),曹丕病逝于洛阳,时年四十岁,谥号文皇帝,庙号高祖,安葬于首阳陵。曹丕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“建安三曹”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