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诗文全集(共收录1576篇诗文)

女冠子·云罗雾縠

唐代 • 薛昭蕴

云罗雾縠,新授明威法篆,降真函。髻绾青丝发,冠抽碧玉簪。

往来云过五,去住岛经三。正遇刘郎使,启瑶缄。 

标签: 唐代 薛昭蕴

代北州老翁答

唐代 • 张谓

负薪老翁往北州,北望乡关生客愁。

自言老翁有三子,两人已向黄沙死。

如今小儿新长成,明年闻道又征兵。

定知此别必零落,不及相随同死生。

尽将田宅借邻伍,且复伶俜去乡士。

在生本求多子孙,及有谁知更辛苦。

近传天子尊武臣,强兵直欲静胡尘。

安边自合有长策,何必流离中国人。

感恩多·两条红粉泪

唐代 • 牛峤

两条红粉泪,多少香闺意。强攀桃李枝,敛愁眉。

陌上莺啼蝶舞,柳花飞。柳花飞,愿得郎心,忆家还早归。

标签: 唐代 牛峤

雕赋

唐代 • 杜甫

当九秋之凄清,见一鹗之直上。以雄才为己任,横杀气而独往。梢梢劲翮,肃肃逸响;杳不可追,俊无留赏。彼何乡之性命,碎今日之指掌。伊鸷鸟之累百,敢同年而争长?此雕之大略也。

若乃虞人之所得也,必以气禀玄冥,阴乘甲子;河海荡潏,风云乱起;雪冱山阴,冰缠树死。迷向背于八极,绝飞走于万里。朝无所充肠,夕违其所止;颇愁呼而蹭蹬,信求食而依倚。用此时而椓杙,待弋者而纲纪;表狎羽而潜窥,顺雄姿之所拟。欻捷来于森木,固先系于利觜;解腾攫而竦神,开网罗而有喜。献禽之课,数备而已。

及乎闽隶受之也,则择其清质,列在周垣;挥拘挛之掣曳,挫豪梗之飞翻。识畋游之所使,登马上而孤骞。然后缀以珠饰,呈于至尊。抟风枪累,用壮旌门。乘舆或幸别馆、猎平原,寒芜空阔,霜仗喧繁。观其夹翠华而上下,卷毛血之崩奔;随意气而电落,引尘沙而昼昏。豁堵墙之荣观,弃功效而不论。斯亦足重也。

至如千年孽狐,三窟狡兔;恃古冢之荆棘,饱荒城之霜露。回惑我往来,趑趄我场圃。虽有青骹载角,白鼻如瓠;蹙奔蹄而俯临,飞迅翼而遐寓。而料全于果,见迫宁遽;屡揽之而颖脱,便有若于神助。是以哓哮其音,飒爽其虑;续下鞲而缭绕,尚投迹而容与。奋威逐北,施巧无据;方蹉跎而就擒,亦造次而难去。一奇卒获,百胜昭著。夙昔多端,萧条何处。斯又足称也。

尔其鸧鸹凫鶂之伦,莫益于物,空生此身。联拳拾穗,长大如人。肉多奚有,味乃不珍。轻鹰隼而自若,托鸿鹄而为邻。彼壮夫之慷慨,假强敌而逡巡。拉先鸣之异者,及将起而遄臻。忽隔天路,终辞水滨。宁掩群而尽取,且快意而惊新。此又一时之俊也。

夫其降精于金,立骨如铁;目通于脑,筋入于节。架轩楹之上,纯漆光芒;掣梁栋之间,寒风凛冽。虽趾蹻千变,林岭万穴;击丛薄之不开,突杈丫而皆折,此又有触邪之义也。

久而服勤,是可呀畏。必使乌攫之党,罢钞盗而潜飞;枭怪之群,想英灵而遽坠。岂比乎?虚陈其力,叨窃其位,等摩天而自安,与抢榆而无事者矣?

故不见其用也。则晨飞绝壑,暮起长汀;来虽自负,去若无形。置巢嶻嵲,养子青冥。倏尔年岁,茫然阙庭。莫试钩爪,空回斗星。众雏傥割鲜于金殿,此鸟已将老于岩扃。

标签: 唐代 杜甫

上云乐

唐代 • 李白

金天之西,白日所没。

康老胡雏,生彼月窟。

巉岩容仪,戍削风骨。

碧玉炅炅双目瞳,黄金拳拳两鬓红。

华盖垂下睫,嵩岳临上唇。

不睹诡谲貌,岂知造化神。

大道是文康之严父,元气乃文康之老亲。

抚顶弄盘古,推车转天轮。

云见日月初生时,铸冶火精与水银。

阳乌未出谷,顾兔半藏身。

女娲戏黄土,团作愚下人。

散在六合间,濛濛若沙尘。

生死了不尽,谁明此胡是仙真。

西海栽若木,东溟植扶桑。

别来几多时,枝叶万里长。

中国有七圣,半路颓洪荒。

陛下应运起,龙飞入咸阳。

赤眉立盆子,白水兴汉光。

叱咤四海动,洪涛为簸扬。

举足蹋紫微,天关自开张。

老胡感至德,东来进仙倡。

五色师子,九苞凤凰。

是老胡鸡犬,鸣舞飞帝乡。

淋漓飒沓,进退成行。

能胡歌,献汉酒。

跪双膝,并两肘。

散花指天举素手。

拜龙颜,献圣寿。

北斗戾,南山摧。

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,长倾万岁杯。

洗然弟竹亭

唐代 • 孟浩然

吾与二三子,平生结交深。

俱怀鸿鹄志,昔有鶺鴒心。

逸气假毫翰,清风在竹林。

达是酒中趣,琴上偶然音。

吴江女道士,头戴莲花巾。

霓衣不湿雨,特异阳台云。

足下远游履,凌波生素尘。

寻仙向南岳,应见魏夫人。

相和歌辞·神弦曲

唐代 • 李贺

西山日没东山昏,旋风吹马马踏云。

画弦素管声浅繁,花裙綷縩步秋尘。

桂叶刷风桂坠子,青狸哭血寒狐死。

古壁彩虬金帖尾,雨工骑入秋潭水。

百年老鸮成木魅,笑声碧火巢中起。

旅夜书怀

唐代 • 杜甫

细草微风岸,危樯独夜舟。

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

名岂文章著,官应老病休。

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。

送崔融

唐代 • 杜审言

君王行出将,书记远从征。

祖帐连河阙,军麾动洛城。

旌旃朝朔气,笳吹夜边声。

坐觉烟尘扫,秋风古北平。

赠别王山人归布山

唐代 • 李白

王子析道论,微言破秋毫。

还归布山隐,兴入天云高。

尔去安可迟?瑶草恐衰歇。

我心亦怀归,屡梦松上月。

傲然遂独往,长啸开岩扉。

林壑久已芜,石道生蔷薇。

愿言弄笙鹤,岁晚来相依。

送平澹然判官

唐代 • 王维

不识阳关路,新从定远侯。

黄云断春色,画角起边愁。

瀚海经年到,交河出塞流。

须令外国使,知饮月氏头。

李长吉歌诗叙

唐代 • 杜牧

太和五年十月中,半夜时,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,牧曰:“必有异,亟取火来!”及发之,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,曰:“我亡友李贺,元和中,义爱甚厚,日夕相与起居饮食。贺且死,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,离为四编,凡二百三十三首。数年来东西南北,良为已失去;今夕醉解,不复得寐,即阅理箧帙,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。思理往事,凡与贺话言嬉游,一处所,一物候,一日一夕,一觞一饭,显显然无有忘弃者,不觉出涕。贺复无家室子弟,得以给养恤问。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!子厚于我,与我为贺序,尽道其所来由,亦少解我意。”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,明日就公谢,且曰“世谓贺才绝出于前”让。居数日,牧深惟公曰“公于诗为深妙奇博,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。今实叙贺不让,必不能当公意,如何?”复就谢,极道所不敢叙贺。公曰:“子固若是,是当慢我。”牧因不敢复辞,勉为贺叙,终甚惭。

贺,唐皇诸孙,字长吉。元和中,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。云烟绵联,不足为其态也;水之迢迢,不足为其情也;春之盎盎,不足为其和也;秋之明洁,不足为其格也;风樯阵马,不足为其勇也;瓦棺篆鼎,不足为其古也;时花美女,不足为其色也;荒国陊殿,梗莽邱垄,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;鲸呿鳌掷,牛鬼蛇神,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。盖骚之苗裔,理虽不及,辞或过之。骚有感怨刺怼,言及君臣理乱,时有以激发人意。乃贺所为,得无有是?贺能探寻前事,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,如金铜仙人辞汉歌、补梁庾肩吾宫体谣。求取情状,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,亦殊不能知之。贺生二十七年死矣!世皆曰:使贺且未死,少加以理,奴仆命骚可也。贺死后凡十有五年,京兆杜牧为其叙。

标签: 唐代 杜牧

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,

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
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。

蓬莱文章建安骨,中间小谢又清发。

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览明月。

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

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

清明

唐代 • 杜牧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
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
唐代
简介描述:

唐朝(618年-907年),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,共历二十一帝,享国二百八十九年。

隋末天下群雄并起,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,于618年称帝,建立唐朝,定都长安。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,为盛唐奠定基础。唐高宗承贞观遗风,开创“永徽之治”。690年,武则天改国号为周,705年神龙革命后,恢复唐国号。唐玄宗时期出现开元盛世,使唐朝达到全盛。天宝末年,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。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、宦官专权现象,国力渐衰。历经唐宪宗“元和中兴”、唐武宗“会昌中兴”及唐宣宗“大中之治”,国势复振。随之而来的唐末农民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,并使藩镇势力大增,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,皇帝成为军阀争夺的对象。唐朝名存实亡。907年藩镇将领朱温篡唐,唐朝灭亡。

唐朝疆域空前辽阔,极盛时东起日本海、南据安南、西抵咸海、北逾贝加尔湖。唐朝对周边民族采用羁縻政策,并通过册封、和亲等多种方式,与各族建立密切的政治、经济上的联系;统治阶级以开放心态与博大胸襟兼容并纳外来文化,日本、南诏、新罗、渤海等国均遣使学习唐的制度、文化,边疆、内地各民族呈现大交融局面。

唐朝国力强盛,经济繁荣,对外交往活跃,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,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。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“唐人”。通过与各国的交流,唐朝的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艺术呈现出多元化、开放性等特点,在诗歌(唐诗)、书法、绘画、音乐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的成果。

Top